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七部门,今天(7月8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我国托育服务供需现状如何?普惠托育能否解决“带娃难”?先来看七部门今天联合发布的相关内容。
《意见》明确要发展“1+N”的托育服务体系,“1”就是指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托育服务发展。“N”是指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机构,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托育服务需求。
《意见》提出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发展社区托育服务,推进有条件的幼儿园提供托育服务;推动用人单位办托,结合实际为本单位职工提供普惠托育服务;支持民办托育服务机构发展;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托育服务,开展订单签约、婴幼儿健康管理和中医药健康等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司长 王海东:到目前为止,托育服务的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目前全国有1300多个县市区都出台了托育机构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或者是托育券这种支持措施。下一步我们主要是致力于建设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就是方便又可及、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的普惠服务体系,让广大婴幼儿家庭托育能够托得上、托得起、托得好。
我国托育服务缺口有多大?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每千人口托位数4.08个,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国家卫健委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超过三成的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那现在托育服务的缺口到底有多大呢?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 宋健:托育缺口主要是跟供需的匹配是有关系的。如果是按照1000万左右的需求和4.5的每千人托位数的供给,大概现在的缺口还有300万左右。
300万的缺口是按照家庭的托育意愿和人口底数的测算,但实际上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实际入托率不足8%。
怎样才能“托得上”“托得起”“托得好”?
把幼儿送去托育机构,家长们最担心的是什么呢?调查显示,最主要的问题集中在托班远、价格贵,安全和质量没保证等,这实际上是“托得上”“托得起”“托得好”三个层面的诉求。对于这三个方面的诉求,各地都做了哪些探索呢?
首先我们来看“托得上”的问题,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100亿元支持普惠托位建设,江苏省目前已经实现所有设区市和一半以上县市区建成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以高标准中心园为示范引领,同时在社区、园区、单位等就近布局多个普惠托育点,开设有全日托、半日托、乳儿班、亲子班等。同时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还会根据家长的工作时间,设置延时托管的服务。
上海为居民打造的家门口“一站式”服务综合体,目前覆盖率已经达到85%左右,形成了1600个社区生活圈基本单元,其中就包括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宝宝屋。每年为每位适龄孩子和家长提供12次免费临时托、即时托服务及12次免费科学育儿指导服务。
在国家大力推动普惠托育之前,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主要是民办机构在承担,动辄每个月万八千的费用很多家庭难以承受。调查显示,托育机构的房租、运营和人工成本占总收入的75%以上,目前,全国已有1315个县出台了托育机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租金减免、税收优惠等支持措施。以北京为例,目前普惠托育价格平均每月3000元,比此前的平均市场价格下降了一半。
江西省近日推出托育服务消费券政策,面向0—3岁婴幼儿家庭发放每个月200元的消费券,可用于抵扣全日托服务费用。
不满3岁的小小孩自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有限,安全和服务质量的监管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相关部门制定了托育机构伤害预防、营养喂养等标准,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订单签约服务,规范托育服务发展。同时相关院校开设了托育专业,发展专业的服务职业培训。
重庆市近日开发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体系“托育在线”,通过这个平台,家长可以对托育机构提出意见,并由相关部门进行及时整改,并要将整改情况随时逐层反馈到平台上,重庆市卫健委可以在平台上监看和督导。
专家解读:以需定供 缩小城乡差距
目前我国的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已平稳起步,加强“幼有所育”已成为政策性共识。普惠托育的良性发展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 宋健:0到3岁的婴幼儿跟近三年的出生数量是密切相关的,就是一定要密切监测近些年人口和家庭发展的动态,能够随时以需定供,避免资金的浪费和托育机构的托位过剩的问题。你的供给如果是过剩的话,其实会涉及未来托育机构的可持续性问题,也涉及现在投入的资金是不是能够有效利用的问题。
另外,目前我国托育服务的城乡、区域差异比较大,相较于城市托育服务来讲,农村婴幼儿家庭分布相对分散,经济承受能力更低,所以托育服务难度更大。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 宋健:可能需要采取灵活托或者是托育经济补助的方式,采取多种的途径能够满足农村家庭的需求。
华泰优配-华泰优配官网-专业炒股配资公司-平台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