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到底有没有借荆州?
有人认为没有,我认为刘备借了,但借的不是荆州,而是南郡。
《三国志 鲁肃传》: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
史书记载得很清楚,后来刘备到京口拜见孙权,请求都督荆州,只有鲁肃劝孙权将荆州(南郡)借给刘备,以便一起抵御曹操。
《三国志 周瑜传》: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
赤壁之战后紧接的是南郡之战,南郡之战是周瑜领导的,周瑜逼退了曹仁,夺取了南郡,孙权任命周瑜为偏将军兼南郡太守,将下隽(今湖北咸宁通城县)、汉昌(今湖南岳阳平江县)、刘阳(今湖南浏阳县)、州陵(今湖北洪湖)封给周瑜做食邑,周瑜驻扎在江陵城。
曹刘孙三分荆州
江陵是南郡的治所,南郡是周瑜打下来的,当然归东吴所有,周瑜作为首功之臣得到南郡周边的食邑,并在江陵镇守南郡。
可以确定赤壁之战后,南郡在东吴手中。
《三国志 先主传》: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
刘琦活着的时候,刘备上表请求封刘琦为荆州刺史,刘备在周瑜攻打南郡的同时,率军南下攻打荆南四郡(武陵郡、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这四郡的太守都投降了刘备。
不久刘琦病死,手下将领推举刘备为荆州牧,驻扎在公安县。
公安县与江陵县是隔着长江相望的,一个在长江南,一个在长江北。
可以确定的是: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占据了荆南四郡。
刘备夺的荆南四郡,借的南郡
另外,在赤壁之战前,刘琦的驻地是在夏口,也就是江夏郡,至少一部分江夏郡是归刘琦的,刘琦去世后,就归属刘备了。
《三国志 吴主传》:十三年春,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虏其男女数万口。
同样是在赤壁之战前,孙权三征黄祖,终于在建安十三年春天击杀黄祖,屠戮了城池,俘虏了男女百姓数万人。
可以肯定孙权占据了部分江夏郡。
此外曹操也占据了部分江夏郡,史书有记载:
《三国志 文聘传》:太祖先定荆州,江夏与吴接,民心不安,乃以聘为江夏太守,使典北兵,委以边事,赐爵关内侯。
曹操南下荆州时,刘琮举荆州投降,曹操于是占据荆州,曹操任命文聘为江夏太守,让他统率北方的部队,将边境事务交托给他,赐封爵位为关内侯。
文聘担任江夏太守十几年,可以确定江夏郡有一部分在曹操手中。
荆州形势图
也就是说,赤壁之战后,江夏郡被刘备、孙权、曹操瓜分了。
从这些记载大致能够看出在赤壁之战后三家各自占据的地盘,孙权占据了荆州的南郡与部分江夏郡,刘备占据了荆南四郡和部分江夏郡,曹操占据了南郡的襄阳和部分江夏郡。
但是刘备与孙权的地盘是犬牙交错的,比如说刘备有部分江夏郡,江夏郡在今天武汉市一带,南郡与江夏郡交界,刘备的江夏郡被孙权的地盘包围了。
刘备占据了荆南四郡,但是周瑜的封地又有下隽、汉昌、刘阳、州陵四县,这些地域有部分地区在荆南四郡,也被刘备地盘包围。
可以肯定,在南郡之战后,刘备的地盘与孙权的控制区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很不利于双方的管理,毕竟双方只是合作的盟友。
于是刘备请求都督荆州,都督荆州其实就是借南郡,从后来的事态发展来看,南郡成为刘备的地盘了,这就是借南郡。
《三国志 先主传》:权遣使云欲共取蜀,或以为宜报听许,吴终不能越荆有蜀,蜀地可为己有。
根据记载,孙权派遣使者告知刘备说想要跟刘备共同夺取蜀地,部下有人认为可以听从孙权的建议,东吴最终不能越过荆州而占有蜀地,到时候蜀地就可据为己有。
借南郡前的地图
这个记载明显就是表明了刘备占据了南郡,否则孙权攻打蜀地不需要越过刘备,这就说明孙权已经把南郡借给刘备。
至于孙权和刘备就荆州约定怎么样的政治协议,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但南郡之前在周瑜手中,周瑜去世后,南郡就成为刘备的地盘,这就是借。
况且鲁肃说的也是借,借荆州还是借南郡?明显就是借南郡。
那么问题来了,鲁肃为什么要建议孙权把南郡借给刘备?
两个原因:
1、周瑜死了。
周瑜在生前曾经劝孙权攻打蜀地,孙权都同意了,周瑜回去准备,结果在路上就病死了,周瑜一死,攻打蜀地就落空了。
周瑜在赤壁之战击败曹操,在南郡之战击退曹仁,是孙权手下的头号大将,周瑜去世后,推荐鲁肃为自己的接班人,鲁肃是个文人,出谋划策可以,镇守一方也行,但是要鲁肃去对抗曹操,就有点为难了。
周瑜去世后,鲁肃得到了周瑜的封地和军队,但鲁肃的官职起初是奋武校尉,起初鲁肃镇守江陵,后来大概是把南郡借给了刘备,于是鲁肃就驻守陆口,之后鲁肃担任汉昌太守、偏将军,孙权另外任命程普兼任南郡太守,程普还是裨将军领江夏太守。
周瑜去世
孙权应该是担心鲁肃,于是让程普协助鲁肃,毕竟鲁肃是周瑜推荐的接班人,又劝周瑜抵抗曹操,周瑜对鲁肃还是很看中。
鲁肃开口把南郡借给刘备,实际也因为孙权手下缺乏独当一面的大将,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孙权希望刘备为自己分担部分压力,去抗衡曹操。
2、减轻压力。
如果刘备不借南郡,刘备的地盘就是部分江夏郡和江南四郡,刘备控制的江夏郡主要在今武汉市汉阳区一带及以西,在长江与汉水的交汇处,大致相当于今天武汉三镇的汉阳及西边。
孙权控制的地盘在今湖北鄂州到武汉武昌区一带,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武昌区到鄂州,曹操控制的区域在今孝感云梦及武汉市黄陂区一带,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汉口区到孝感一带,三家大致呈今日的武汉三镇分布。
这个地方的武汉是水网密布,纵横交错,有很多湖泊,又有长江和汉水,曹魏一般不从这里进攻孙权与刘备。
曹魏进攻孙权与刘备主要是两个地方,一是从襄阳南下攻打荆州,二是从合肥南下攻打孙权。
换言之,从湖北到上海的数千里长江段,曹操如果南下,压力最大的就是孙权,因为这么长的防线,刘备所在的江夏郡只有一小段与曹操交界,况且曹操还不怎么从这里攻打。
因此孙权的防御压力大得要命,相反刘备却很悠闲,为了让刘备也承受一下曹操南下的压力,孙权听从鲁肃的话,把南郡借给刘备,那么刘备防御曹操的防线就会大大增加,正面要面对从襄阳南下的曹军骑兵,当年曹操可是沿着这条路线南下攻打荆州的。
鲁肃劝孙权借南郡给刘备
这就是孙权借南郡给刘备的目的,是想让刘备增加点压力,并不是平白无故借他的,况且这是借,而且双方约定要归还的。
《三国志 鲁肃传》:备既定益州,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权遣吕蒙率众进取。
刘备平定益州后,孙权要求他归还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不回复这一意思。孙权就派吕蒙领兵进攻夺取。
按《鲁肃传》的记载,孙权与刘备的约定大概是:借南郡,归还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也就是一郡换三郡,这个买卖孙权怎么看都不算亏,况且刘备占据的那一部分江夏郡也划给孙权了,在后来的记载中,没有刘备占据江夏郡的记载了。
鲁肃主张借荆州给刘备,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孙权既然有能力借,也认为自己有能力收回,至于是对是错,就很难说得清了。
孙权没想到刘备会耍赖,如果刘备不耍赖,这笔交易孙权不亏,至少孙权、鲁肃等人认为借南郡给刘备是正确的,虽然后面他们认为是错的,至少在湘水划界中,孙权收回了长沙郡与桂阳郡。
华泰优配-华泰优配官网-专业炒股配资公司-平台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